圖/文:保羅船長

義大利的各大城市,大多有一個鮮明的特色,例如米蘭的時尚、佛羅倫斯的藝術、羅馬的宗教等等。至於威尼斯最迷人的光環,當然就是水都了。

 

只是這個光環太耀眼,以致於掩蓋了它另一項成就:「威尼斯是唯一同時擁有拜占庭式、哥德式、以及巴洛克式這三種建築的城市。」

 

要了解這個成就的不凡之處,首先要對歐洲的文明有一個簡單的認識。

 


希臘羅馬時期(前8世紀 ~ 5世紀)

 

這是西方世界第一個大規模的文明時期。從文學、哲學、天文、物理,乃至於在建築領域上,都有很高的成就。神廟、競技場是這時期的代表建築。

 

在這個時期的晚期,有兩個極為關鍵的事件發生了。

 

(1) 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。從此之後,教堂,就成了歐洲建築與藝術的核心。
(2) 羅馬分裂成東西兩方,這兩方從此之後有了截然不同的命運:西方進入了所謂的黑暗時期,而東方則進入了拜占庭時期。

 


拜占庭時期(5~ 15世紀,東歐)

 

由羅馬帝國分裂出來的東羅馬帝國,在東歐、東南歐(希臘半島)與小亞細亞(土耳其)一帶,維持了一千年之久。可惜的是,在這一千年當中,內憂外患不斷,很多時候是在戰爭與瘟疫中度過的,因此並沒有像希臘羅馬時期那樣,有著輝煌的文明。不過,真正厲害的一項就夠了。透過拜占庭式教堂,它誕生了,可能是世界建築史當中,最重要的一項創舉:圓頂。

 


黑暗時期(5~ 15世紀,西歐)

 

黑暗時期和拜占庭時期,幾乎是重疉的一段時間。只不過前者指的是西歐這個區域,後者則位於東歐。

 

其次,所謂的黑暗,指的是文化。在它之前有希臘羅馬時期,之後有文藝復興,對比之下,它就顯得黯淡無光了。這段期間的政局相對不穩定,不過基督教信仰 也因此成為安定人心的重要支柱。

 

有信仰就會蓋教堂。教堂蓋久了,總會蓋出一些心得來。於是,在黑暗時期的晚期,它也發展出了一套教堂的範本,就是所謂的「哥德式教堂」。

 


文藝復興(15~16世紀)

 

黑暗時期過了一千年,開始進入文藝復興的時代。

 

基本上會有文化的誕生,大概都是因為吃飽太閒的關係。希臘時代,就是有像蘇格拉底這樣吃飽太閒的傢伙,到處找人辨論,才開始有了哲學;羅馬時代,就是那些王宮貴族太享受了,所以才會蓋羅馬浴場、競技場。而文藝復興也是一樣,就是義大利那些有錢人家族,想要做些可以炫富的事,於是就找了像達文西、米開朗基羅這樣的藝術家,來為他們留下永恆的作品。

 

在黑暗時期,宗教的力量很強盛,但也太過強勢,壓抑了人性美好的一面。因此文藝復興最大的重點,就要是重新找回人的感性與理性。

 

以教堂為例,哥德式教堂,強調的是上帝的威嚴,所以整體的氛圍要莊嚴肅穆、讓人敬畏。但是這樣的東西有沒有符合人的感性與理性呢?至少米開朗基羅和保羅船長我(硬要湊關係)都覺得沒有。於是他們開始對美感有了追求,著重幾何、對稱、色彩、光影的運用,開創了「巴洛克式建築」,一種讓人感到舒服的建築風格。

 


威尼斯的角色

 

現在再回過頭來看威尼斯。在上述的文化演變當中,威尼斯算是一個相當獨特的存在。

 

首先是地理位置,它正好位於東歐、西歐與義大利三者的交界,也就是拜占庭文化、黑暗時期、以及文藝復興這三者的交集。

 

其次是它控制了海上的交通,商業發達,也有足夠的武力抵禦外敵,是一個非常穩定的地方,因此在文化上能夠有不間斷的發展。

 

最後,或許商業城市比較沒有意識形態,威尼斯對於各種文化,都有著強大的包容力。所以它才會在脫離拜占庭帝國的統治之後,仍然蓋了拜占庭式的教堂。而起源於西歐的哥德式教堂,普遍不被高傲的義大利地區所接受(就算有,也都是改良過的),威尼斯卻能來者不拒。乃至於文藝復興,它也成為繼佛羅倫斯與羅馬之後的第三個重鎮,並發展出了威尼斯畫派。

 

就是這些因素,讓威尼斯能夠同時擁有不同的文化。它不但是一個超越千年的古都,而且從古一直沿續至今。

 

這不僅僅是歷史上的意義,做為一個遊客,了解到這一點時,即使單純的走在路上,對於所看到的一切,也都會產生不一樣的想法。比如說航運,你或許就會注意到,它有著古時候的渡船,也有現代化的遊艇;又或者看到老舊的階梯連接到水面上,上面佈滿了青苔,你或許會想,這是多久以前的建築?你對這座水都, 除了從空間上去認知它之外,也會開始從時間上去認知它。

 


拜占庭式:聖馬可大教堂

 

第一座拜占庭式的教堂,是位於伊斯坦堡的「聖索菲亞大教堂」,最大的創舉,就是「大圓頂」。

 

為什麼圓頂那麼重要呢?

 

回想一下上面提到的西方文明史。教堂是在基督教開始之後才有的,而基督教則是在希臘羅馬時期的晚期出現的。在這之前,類似的建築就是希臘式的神廟(例如雅典的地標-帕德嫩神廟)。

 

而教堂跟神廟,有一個很大的差別:教堂是做禮拜用的,是一個聚會場所。

 

試想看看,假設我們今天要去參加一個聚會,比如說婚宴,假設你坐在台下,這時如果有根柱子把你擋住,那你一定覺得很掃興吧。所以說,一個聚會的場所,柱子應該越少越好,最好就像大巨蛋那樣,完全沒柱子,那就最完美了。

 

而圓頂的結構,就像是拱橋一樣,可以把向下的重力轉移到側邊的牆壁上,因此下面就不需要柱子了。

 

簡單來說,在當時的年代,蓋一個圓頂大教堂,就好像現在蓋大巨蛋一樣的風光。

 

▼聖索菲亞大教堂,第一個圓頂教堂(伊斯坦堡)

 

但圓頂實在太紅了,一直流傳到後世,像是回教清真寺、東正教的洋蔥頭教堂、以及巴洛克式教堂,都以圓頂為標準配備。所以光有圓頂,也不能保證它就是拜占庭教堂。這時候就要再加上另一個特色。

 

當我們在看一個教堂的時候,可以從軟硬體兩個面向去看。硬體方面就是「建築」,比如說圓頂、尖塔、拱廊…等等;軟體方面則是「藝術」,像是雕刻、繪畫、拼貼這類依附在教堂裡的作品。

 

對於拜占庭教堂來說,當時流行的藝術就是「馬賽克鑲嵌畫」。

 

因此,「圓頂」加上「馬賽克鑲嵌畫」,就是拜占庭教堂的特色。

 

有了這樣的認知之後,我們就可以來談談,聖馬可大教堂的厲害之處。

 

話說這個拜占庭帝國,其實是一個很悲情的帝國。常常戰亂不說,最後還被信奉回教的鄂圖曼土耳其給消滅了。而回教對待基督教文化的方式,看「聖索菲亞大教堂」就知道,不但外表被變裝成了清真寺,裡面的鑲嵌畫也被清的所剩無幾。

 

而威尼斯呢,大概是唯一擁有拜占庭文化,卻沒有被回教給占領的地方。所以裡面的鑲嵌畫維持的相當完整;再加上威尼斯太有錢,所以把聖馬可大教堂裝飾得金碧輝煌,成為拜占庭文化的最佳代表作。

 

有一種說法,說聖馬克教堂混合了哥德式建築。這說法雖然沒錯,但也有點硬湊的感覺。因為哥德式的部份很少,就是外部上方的尖塔與雕刻,而且這也不是哥德式的主要特徵。這種說法,固然增加了「這是一個融合了拜占庭式與哥德式的建築」的美名,但我認為,「這是一個最具代表性的拜占庭建築」這樣的名聲更美,也更有意義。

 

最後要說的是,這是一個好教堂,卻不是一個好景點,因為參觀的過程令人沮喪。第一,不能帶背包進去,寄放背包的地方又麻煩又詭異。第二,裡面不能照相…為什麼要這麼小氣阿。第三,裡面太暗了,不然的話,應該會金光閃閃、讓人震憾吧!第四,這裡的遊客實在太多了,裡面的空間顯得太狹小,讓人透不過氣來。

 

▼聖馬可教堂&廣場。教堂前三根長竿子很礙眼

 

▼頂部很精彩,有圓頂、尖塔、雕刻,以及威尼斯的象徵:飛獅

 

▼正門上方的馬賽克鑲嵌畫,顆粒很細,幾乎看不出是馬賽克

 

▼仔細看真的是鑲嵌的,這做工真的超細緻

 

▼這一幅則是在半圓拱型的空間上構圖

 

▼教堂裡面的鑲嵌更誇張。不過裡面不能拍照,以下是明信片。

 

▼這是它的圓頂。有一些聖經故事與人物

 

▼最後的晚餐,黃金版

 

▼登上鐘樓,可以清楚看見它有五個圓頂

 

▼另一邊是聖馬可廣場以及威尼斯本島

 

▼廣場外的海邊步道,天氣好時很適合散步

 

▼坐在海邊似乎也很愜意

 

▼從海上看過來

 

▼晚上的聖馬可廣場,兩旁的露天咖啡座有的現場古典樂團演奏,而且曲子好好聽

 

 

哥德式

 

拜占庭式教堂的特色是「圓頂」,哥德式則是「尖拱頂」,或稱哥德式拱頂(Gothic Arch)。

 

什麼是尖拱頂呢?不知道大家曉不曉得,有一種簡易式的蒙古包,在一個正方形的基座,兩條對角線各用一根細竿子把它撐起來,上面再蓋上一層布,於是就有了帳篷的空間,形狀介於金字塔與圓頂之間。尖拱頂大概就類似這樣。最大的重點,就是有兩個對角線的支撐。

 

▼許多尖拱頂連成一排

 

為什麼明明有圓頂,還要弄個尖拱頂呢?因為阿,圓頂沒那麼好蓋的啦!

 

一開始有說到,哥德式建築,是在黑暗時代誕生出來的。當時主要的人口很多都是從北方來的民族,像是日耳曼這些的,他們不太懂希臘和羅馬的文化,可能也沒有什麼數學、物理、建築這些知識,只能從舊的羅馬建築中慢慢的摸索。因此圓頂對他們來說,簡直就是越級打怪。

 

其實在哥德式建築之前,還有一種形式,稱做「羅馬式(或羅曼式)建築」。在當時很多中世紀的修道院,都是屬於羅馬式建築。這種建築的特點之一,就是「半圓頂」。由此可知,他們的確也想朝圓頂發展,但沒辦法,只能做到一半。

 

▼羅馬式的半圓頂(塞農克修道院)


過了幾世紀後,他們發明了尖拱頂,因為這個尖拱頂有幾個好處,所以很快就流行了起來。首先,它比較輕,側邊的力也沒那麼大,所以牆壁就不用太厚重,可以有比較多窗戶。所以我們可以看到,哥德式教堂,都有一整排又高又長的窗戶。第二個好處是,它很容易蓋,而且可以好幾個連在一起,變化很多,所以這種結構也被廣為應用,像威尼斯的總督宮。

 

除了尖拱頂之外,德法一帶的哥德式教堂也很喜歡蓋尖塔,我想這應該只是為了一種象徵,象徵教堂的崇高。

 

至於哥德式教堂的藝術部份則有兩個。第一個是雕刻,特別是外部屋頂和尖塔上的雕刻。但不知道為什麼,圖案通常都很醜,有時還會雕刻一些張牙舞爪的怪獸。第二個則是窗戶上的彩繪玻璃。這部份就比較多元化,從一些幾何圖案,到聖經故事都有。

 

以「聖方濟會榮耀聖母教堂」以及「聖若望及保羅大殿」為首,威尼斯有不少哥德式教堂。通常取其尖拱頂結構和彩繪玻璃,但沒有尖塔,雕刻也不多。不過,因為威尼斯後來有經過文藝復興,所以教堂裡還會有精美的壁畫。這是專屬威尼斯的特色。

 

▼哥德式教堂的範本:柯隆大教堂

 

▼哥德式教堂裡面通常就是長這樣

 

▼另一項特色:一整排的彩繪玻璃

 

▼聖方濟會榮耀聖母教堂,從裡面比較能看出哥德式教堂的樣子。

 

▼聖方濟會榮耀聖母教堂的裡面

 

▼威尼斯總督宮,也用到了一整排尖拱頂的哥德式結構

 

 

巴洛克式

 

巴洛克式教堂,源自於文藝復興。在那個時候,建築上已經很難再有什麼革命性的突破了。所以不像前面兩種形式,巴洛克式教堂,並沒有一個決定性的因素來界定它。雖然如此,它還是跟哥德式教堂有很大的差異:

 

(1) 裡面比較明亮。
(2) 外形比較對稱、協調,看起來很舒服,例如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。
(3) 裡面會有華麗的壁畫,或是比較精緻的大理石雕刻。
(4) 用圓頂來取代尖拱頂。

 

而我個人則有一個更簡單的分法:巴洛克式的教堂,會讓你聯想到婚禮,而哥德式教堂,則會讓你聯想到吸血鬼。

 

巴洛克教堂的大本營在羅馬,而威尼斯最具代表性的兩座,分別是「安康聖母大教堂」與「聖喬治.馬喬雷教堂」。這兩座教堂,也是我在威尼斯最喜歡的景點前二名。舒適、明亮、寬敞、安靜、充滿平安喜樂的正能量。

 

 

安康聖母大教堂

 

在所有以聖母命名的教堂中,這是最像聖母的一座。

 

就像米開朗基羅「聖殤」裡的聖母一樣,她試著用一種溫柔而堅定的姿態,來撫平人們的情緒。聖殤裡的聖母,撫平的是人的哀傷,而這裡的聖母,撫平的是人在群體中的矛盾與不安。

 

當你在聖馬可廣場享受了繁華的浪漫,卻總覺得,還是少了些什麼的時候,不妨坐個船,或過個學院橋,到對岸的安康聖母大教堂來。這裡的位置偏僻的恰到好處,與廣場的一河之隔,讓你可以暫時離開人群,卻又不至於孤單;教堂本身也巴洛克的恰到好處,和諧與明亮的空間讓人感到舒服,卻不致於像凡爾賽宮那樣華麗過頭而略顯雍俗。

 

人是一種很矛盾的動物,有時需要多彩多姿的群體生活,有時又需要獨自一人找尋自我。旅行時,既不想錯過著名的景點,但也想要享受不被打擾的悠閒。安康聖母大教堂,就是這樣一個,理解人性、體貼人性的地方。

 

▼安康聖母大教堂的圓頂,是威尼斯最美的天際線

 

▼只要坐船行經大運河,就一定會被它吸引

 

▼教堂主體是一個正八邊形的結構,在歐洲非常少見

 

▼正門很大

 

▼上面有一些雕刻

 

▼教堂裡面是一個正八邊形的空間,有著巴洛克建築的和諧與明亮

 

▼圓頂從裡面看也是正八邊形

 

▼每一個邊上都有一幅壁畫,是文藝復興晚期,威尼斯畫派的作品。和早期的達文西等人的作品比起來,威尼斯畫派的明暗對比更明顯。

 

▼正對門口的主殿

 

▼精美的雕刻也是巴洛克的特色之一

 

▼地板的圖案

 

▼晚上有打燈

 

▼看起來好美

 

 

聖喬治.馬喬雷教堂

 

我一直搞不懂,為什麼這裡的遊客這麼少。

 

不過,我寧願就這樣一直搞不懂,也不希望太多人知道它。有些地方就該低調一點。

 

這也是一座巴洛克式的教堂,內部一樣明亮寬敞,也一樣有威尼時期的壁畫。不過這裡最吸引人的地方,是它的鐘樓。由於位置和高度,這裡可以同時看到聖馬可廣場、大運河、聖母安康大教堂,也可以看到朱代卡島、麗都島等外島。簡單來說,這裡擁有威尼斯最棒的視野。

 

▼這座教堂位於一座小島上,幾乎占了小島的一半面積了

 

▼裡面也很明亮,又有椅子坐

 

▼用世界各國語言拼成手的形狀,不知道是什麼用意

 

▼上面的視野,依序是朱代卡島、聖母安康大教堂、聖馬可

 

▼聖母安康、大運河、聖馬可

 

▼聖喬治的圓頂 & 聖母安康的圓頂

 

▼聖馬可

 

▼晚上打燈也很漂亮

 

義大利 系列文章
其它系列
歡迎加入FB粉絲團